福建彩车参与国庆庆典
来源:自贡彩灯-浩瀚彩灯热诚为你设计彩灯,仿真  作者:不详
 9月19日清晨,60周年国庆庆典彩排结束。跟随着阅兵方队驶过长安街的,是65辆群众游行彩车,其中排在第41位的就是福建省彩车“扬帆海西”。这个游行顺序将在10月1日阅兵当天重演,然后彩车将于10月2日回到天安门广场,展示到8日。

  从总指挥部传来的消息说,彩排时福建彩车在宽阔的长安街和游行群众的衬托下,一袭海蓝色,特别是高高扬起的风帆尤其醒目。听到这样的评价,已经在北京坚守了近一个月的彩车制作团队才放了心。   

  8月21日,彩车从厦门出发,8名武警战士和2名消防官兵沿途护送,经过9个省市,行程2200公里,8月24日抵达北京,进驻彩车村。记者现场采访了彩车设计制作团队负责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导李豫闽和主创人员毛文正老师。   

  车身为传统“福船”造型 底部海浪渐变成祥云

  在彩车村,来自全国各地的65辆彩车形态各异,万紫千红的彩车群中,福建的“扬帆海西”是“最单调”的一辆,也是最大气的一辆。车长16米,风帆升起后高度达10米,通体蓝色,连车顶的浮雕也被漆成了银灰色。只有车头毛泽东手书的“福建”两字、风帆顶部的绣球和车尾的五色气柱使用了红色作为点缀。

  这一设计的优点在百米外展现无疑。阅兵当天,广场上的人群背景五颜六色,其他建筑模型林立的彩车很容易被淹没在背景中,风格最“单一”的“扬帆海西”显然更吸引眼球。

  鉴于福建在古代一直扮演海洋文明引导者的角色,“扬帆海西”使用了郑和下西洋时的“福船”造型,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船首是平的,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拓展车体空间。近看会发现,船底的浪花似乎“平静”了许多,翻卷着,在船首“跃起”,幻化成祥云模样,这正是本次彩车造型的最大主题:“潮平两岸阔”。

  50周年国庆庆典,福建彩车“闽龙出惊涛”是龙舟造型,底部绘有大浪花,寓意福建人敢拼才会赢的性格。10年过去,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转机,惊涛骇浪自然已不合适。于是,“巨浪”成了“祥云”。彩车驶过天安门前时,前后将各自升起一段彩虹,在空中拼接在一起,寓意着“一衣带水,沟通两岸”。   

  10米“风帆”临阵换材料   

  “不客气地说,我们的彩车是最有文化底蕴的。”主创人员告诉记者,福建彩车的风帆造型为全国仅有,也暗合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古诗意境,政治、艺术和文化完全融合在一起。

  但是,就是这张“惊艳”彩车村的帆,却曾让所有人吓出一身汗。风帆原先选用了透风性能好的轻质材料,但是运到北京后才发现,秋天长安街的风力最高可达7级,10米高的风帆万一吃不住劲,往旁边一歪,那可就是大事故。

  怎么办?要想不吃风力,只能用完全镂空的,那是什么呢?渔网!一夜没睡,主创人员第二天马上派人在福州定做。拇指粗的尼龙绳是现成的,可是手工编渔网的技术如今很少有人会。他们又找到了福州城门镇,听说那里有4个老渔民还懂得这门手艺,“60多平方米的渔网形风帆,一天时间就做完了。6个老人家听说是国庆用的,说什么也不肯收工钱。”这张特殊的帆第一次试用,就把全彩车村都震了。甚至还有外省的彩车工作人员偷偷找到他们,商量能不能把高度调低一点,不然把其他省份的风头全抢了。   

  表演台大改:“如意”成了“祥云”   

  在原先的设计图中,经过天安门前时,彩车车头会向前伸出一段“如意”造型的平台,上面有浅浅的水洼,表演的6名“惠安女”就在水里起舞,舞姿伴着水花,展现海边人的生活。到了北京后,群众游行指挥部的专家提了意见:这个平台能否承受广场风力?人家还很客气地“担心”:这一伸一缩,能保证国庆当天正常运行吗?“马上改。”各省的彩车到了北京,几乎都要大改好几次。

  主创人员很快拿出了方案:伸出的平台焊在车头,不再伸缩。

  为了避免单调,他们又在北京赶制了“几朵浪花”,“翻滚”在平台周围,因为离地近4米,意外有了“祥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