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姨今年新推出“会叫的金牛”,不仅外形漂亮,叫声也逼真。
陆燕红
●年龄:60岁
●社区:南华西街
●绝活:扎制彩灯,广州彩扎大师关根关门弟子
“当初觉得师傅和师母二人,边看着电视里的粤剧边做彩扎是件十分惬意的事情。” ——— 红姨
竹篾、锻布、染料……中秋节将至,坐在小板凳上正在给花灯“杨桃”上颜色的陆燕红不紧不慢。大花猫“调皮鬼”懒洋洋地趴在她脚下,日复一日,不知不觉,这彩扎一做,已是十年光阴。
十年扎彩灯千余只
家住南华西街同福西路255号的陆燕红是当地的名人,人称“红姨”。作为已故广州著名彩扎大师关根的关门弟子,每逢中秋、元宵等传统节日,她家门前就会挂起各式各样的花灯,水果灯、十二生肖灯、月光灯,甚至还有大狮头。60岁的红姨退休已10年,10年里她做了千余个大大小小的花灯。“最快的一年,农历八月十二所有的灯就卖完了!”红姨说,上个月初就有街坊带着孩子来买花灯了,“因为来晚了就买不到了!”说罢,红姨开心地笑起来。
窗外下起了雨,红姨放上手中的画笔起身去关窗户,“最怕下雨天了,涂上去的颜料可能好几天都干不了。”说着,她把手中刚刚化好妆的黄澄澄的“杨桃”挂在天棚上晾干,准备进入下一个工序。红姨的家也就是她的工作室,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5米高的天棚上挂满了几十大塑料袋,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都是元宵节过后这半年来红姨的心血。她的“工作台”就是用几个木凳搭建起来的一尺宽、两尺长的简易桌面,上面放满了毛笔、纸、剪刀、毛线、丝绸等原材料。通常红姨的老伴都会陪着她去买这些原料,也会帮她一起劈竹子。“给竹子开篾,我的手经常被扎破。”红姨伸出手,上面隐约看到十年来留下的疤痕。
“半路出家”师从彩扎大师
红姨做彩扎是“半路出家”。1999年退休前,她在成珠茶楼做服务员,一有空就到这间屋子原本的主人———广州著名彩扎大师关根的家里来学艺。关师傅从事彩扎长达80多年,也是广州手工艺界最老的民间艺人,特别擅长扎狮。他一生收了两个徒弟,岁月如梭,如今只剩下红姨在传承这门手艺
“没有什么功底,学起来很难。”红姨说,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做不好,总是拆了做,做了拆,“第一个水蜜桃灯用了半年的时间,才算做出一个满意的!”
关师傅90多岁时还在孜孜不倦地做着自己心爱的彩扎,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如今做了10年彩扎的红姨,也有着跟师傅相同的心态:“当初觉得师傅和师母二人,边看着电视里的粤剧边做彩扎是件十分惬意的事情,现在我也把它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外面天气热,在家动动手挺好!”
“有时候看电视,有漂亮的造型我就先用脑把它记下来,然后用纸和笔画出来。”在彩扎这条路上,红姨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空间,所以要“边干边学”。”
“孤军奋战”希望有传人
由于红姨是目前南华西街唯一还在做彩扎的人,也是广州市现在做彩扎为数不多的人之一,因此她的彩扎被列为海珠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现在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了,过节的气氛也没有以前浓了,”乐观的红姨此时有些忧伤,“我今年去买竹子,有的都不卖了,价格也比往年贵。”原料一天比一天贵,也不知道市场行情怎么样,“所以今年只做了100多只彩灯,比去年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