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大鸭嘴龙骨骼化石出土
在这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长170厘米以上的鸭嘴龙股骨,长140厘米、宽24厘米的肩胛骨,长110厘米、宽28厘米的肱骨,较此前发现的同类骨骼化石尺寸更大。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赵喜进和徐星鉴定推测,这几块骨头的“主人”个头应该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鸭嘴龙中最高大的。
1990年,科考人员曾在诸城发掘出部分鸭嘴龙骨骼化石,并按比例组装出一具高9.1米,长16.6米的鸭嘴龙化石,被命名为“巨大诸城龙”。这具恐龙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鸭嘴龙化石,现陈列于诸城恐龙博物馆。
目前,化石的修复组装工作已经展开,专家初步将其命名为“巨大中国龙”,一旦装架完成,化石骨架垂直高度将超过10米,身长超过20米。新的“世界之最”也将随之诞生。
-我国首次发现大型角龙头骨化石
在诸城龙都街道臧家庄化石发掘点,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块呈“W”形状的白色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恐龙专家赵喜进鉴定,该化石为大型角龙的颈盾,石化程度高,保存完整,且个体庞大,仅头部就有2米多,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从头骨和颈盾可以明确地判断出它们是属于大型角龙的化石,但目前还不能分辨出这只恐龙到底有几个角。
角龙类恐龙属于素食类恐龙,而素食类恐龙头部以后的骨骼比较类似,因此头骨是辨别这类恐龙的主要依据。此前比较完整的大型角龙头骨化石仅在北美地区发现。
-发现世界上曝露面积最大恐龙化石群
在山东省诸城市库沟村北,一个罕见的恐龙化石群在最近一次科考发掘过程中被工作人员发现,300多米长的斜坡上密布着巨大的恐龙骨骼化石,宛如一条浮雕长廊。
据测量,库沟村北的这条恐龙化石隆起带长300米,宽10米,均深5米,呈45度斜坡分布,已露出化石3000多块,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另一处与库沟村隶属同一乡镇的臧家庄化石发掘点,自3月以来,已出土恐龙化石2600多块,化石非常密集,呈多层、叠压、交叉分布状态,化石最多叠压7层,场面非常壮观。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徐星说:“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诸城这些化石群是目前世界上曝露面积最大的恐龙化石群。”
恐龙的发现
吉迪恩·曼特尔,英国南部刘易斯的一位乡村医生。1822年3月,曼特尔的妻子在一条新修的公路旁采集到一些化石。曼特尔认为这些化石是某些还没有人们认识的动物的牙齿和骨骼。曼特尔把这些化石寄给法国古生物学家居维叶。居维叶认为牙齿是某些大型哺乳动物的,曼特尔不太相信居维叶的鉴定,又将这些化石送给英国牛津大学的威廉·巴克兰教授。但巴克兰也同意居维叶的看法。
1825年,曼特尔在英国皇家学院的博物馆观察标本时,把采到的化石与鬣蜥的标本作了对比,发现它们的牙齿十分相似。他认为自己发现的牙齿化石属于一种已经灭绝但尚未被人们认识的爬行动物。就在这一年,他发表研究报告,并将自己新发现的动物命名为禽龙。
1834年,英国的梅德斯通矿井中发现了许多禽龙骨骼。曼特尔买下了这些化石,用3个月的时间把它们修理出来,并根据这些不完整的骨骼,给禽龙画了一张复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