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栏港头车带领珠海第三届民间艺术大巡游彩车和方阵出场.
珠海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上婚嫁展示了斗门水乡独特的婚俗礼仪。
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届民间艺术大巡游在九洲城拉开帷幕。二十二个特色各异的表演方阵、八部漂亮的彩车齐齐展现在市民眼前,让市民们大饱眼福。
近年来,珠海挖掘整理了一批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纷纷在大巡游中亮相,并不断发展创新。尤其是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斗门水上婚嫁、乾务飘色、沙田民歌、三灶鹤歌鹤舞等,更是历届大巡游的重头戏。
珠海高栏港经济区设计制作的花车是今年大巡游的头车,以万吨巨轮为主体,船上配以巍然耸立的龙门桥吊、集装箱、塔吊、储油罐等造型,底部是蓝色的海浪翻卷,突出体现港口“引擎”、港区“龙头”的作用。花车首次装上了八门金炮,五组彩烟齐放,形成了一面长达十八米的彩屏。
斗门的“乾务飘色”作为本次大巡游重头戏,其方阵一出现便吸引了不少市民们的目光。据了解,“乾务飘色”起源于明朝天启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特点在于每支飘色表演队分为色柜和锣鼓柜两部分,色柜下部台面上坐立的人物造型称为“屏”,上面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称为“飘”,也称色芯。一般“屏”由男孩子扮演,“飘”则由女孩子来扮演。
斗门乾务飘色技艺高超,曾多次赴澳门交流演出,目前已成为珠海本土一个著名的民间艺术品牌,并于二OO七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热闹的巡游队伍中,斗门传统的“水上婚嫁”无疑是最受市民喜欢的节目之一。“水上婚嫁”风俗源于疍家人对歌成亲的礼仪,融汇了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元素,以船为交通工具,以歌来贯穿整个婚嫁活动的全过程,一共包含祭龙王、梳头、哭嫁、拜堂等十三个程序,每一项仪式都蕴含吉祥、美好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