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跳”出产业“跳”出小康“跳”出和谐
马官镇做大“花灯之乡”文化品牌
8月13日,秋收前的农闲时节,记者漫步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花灯之乡”的普定县马官镇,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流着跳花灯、跳地戏的心得,切磋“舞艺”,一招一式让人感觉着他们的精、气、神,感觉到跳花灯的快活和自信。
多年来,花灯艺术一直是马官人重要的精神文化支柱,现全镇32个村,村村有花灯,各村花灯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如马堡村农民艺术团、马官村花灯艺术团、下坝村农民艺术团等。全镇参与跳花灯的人和热爱花灯的人数达12000多人,由水坝村郭荣琴一家祖孙三代齐上阵的花灯队曾受黄果树艺术团的邀请,在黄果树瀑布节期间登台演出,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下坝村编导的花灯节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省、市、县的表演中都获得较高的评价,丁世龙还获得了贵州“花灯王”的称号。
花灯已成为马官人发展“一村一品”的交流平台。如今,只要锣鼓一响,花灯一跳,就能把大家聚集,共谋发展之路,共念致富经。目前,全镇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等“一村一品”、“多村一特”多个主导产业,并带动运输、酿酒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格局。号营、荷包村的早熟、返季节蔬菜种植、板田大蒜种植1000余亩,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余官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早熟蔬菜种植、西红柿种植现已达2000余亩,每年为农户创收30余万元。
花灯已成为马官农民致富的有效载体。每年春节前各村都提前向镇党委、政府申请开展花灯为主的文艺系列活动,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到场观看。既提升知名度,又带来了村级经济创收。如号营村还修起了国家农业旅游示范村级公园“号营山庄”,搞“农家乐”旅游,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得有声有色;2008年下坝村举办的花灯艺术邀请赛和马堡村举办的花灯综艺大赛期间,创下10余万元的旅游收入。
为依托花灯促进农民增收,2004年以来,马官镇邀请了国家民政部、文化部歌剧舞剧团和省花灯艺术团到该镇演出;举办了“魅力夜郎”走进马官赏花灯摄影大赛、首届屯堡杯地戏大赛和花灯艺术邀请赛等。2008年举办的花灯艺术邀请赛和“迎奥运·贺新春花灯综艺”大赛,参赛队伍达150余支,观众达6万余人次;今年2月2日举办的安顺市“首届屯堡花灯艺术大赛”,来自西秀区、普定、平坝、镇宁、关岭、紫云等县区的47支花灯参赛队现场进行角逐,观众达10万余人次。
花灯已成为马官镇宣传思想的一个有效手段,改变了当地农民以赌博为休闲娱乐的不良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和谐。该镇花灯将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学发展观、爱国守法、计划生育、科技致富、勤俭持家、助人为乐等编写成花灯唱词在全镇各村巡回演出,成为搭建人与人、村与村之间构建和谐的纽带和桥梁。号营、荷包、水坝等村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文明村”、“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