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在演练“百鸟灯”游行。
陈大明在扎“百鸟灯”模型。
▲给“百鸟灯”上色。
▲农民诗人姜善真在为“百鸟灯”配诗。
近日,在瓯海区茶山村的泉川艺社大院里,王踏波、陈大明、木宪松等几位村民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着制作百鸟灯,为的是赶在今年农历八月当地的民俗节庆中重现民间百鸟灯的游行盛况。
百鸟灯是过去流行于茶山一带的节日花灯,每次百鸟灯游行都要制作不同种类的鸟模型花灯100个,象征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祈求风调雨顺。百鸟灯在茶山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如今很多茶山村的老人还记得小时候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时百鸟灯游行的热闹景象,以后百鸟灯慢慢地在民间消失了。
在茶山村,王踏波、陈大明和木宪松过去扎制过端午节的龙头和一些节日花灯,王踏波又是当地一位农民书画家,擅长画花鸟。此次筹备百鸟灯游行,3位村民从今年正月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买来《百鸟图》作参考,用竹篾扎成百鸟模型,再糊上纱布,由王踏波着色描绘。作成一个灯要花6天时间,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近60个。
在扎制百鸟灯的过程中,他们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良,每只鸟的模型都用纱布糊上,容易保存,可供长时间观赏。他们还为每只灯配上一首诗,游行时挂在灯下面,增加文化内涵。为百鸟灯配诗的是当地的农民诗人姜善真。姜善真是浙江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如今已经做成了97首诗。这些诗每一首都要结合不同鸟的特点、习性以及传说典故,寓吉祥祝福之意。姜善真说,写100首这样的诗难度相当大,百鸟灯中的鸟只有20余种是茶山当地有的,其他的大家都没有见过。为了解这些陌生的鸟,他翻阅了大量书籍,目前完成的97首诗,有些他觉得不满意的还要进行修改。